【苦难诗社】歌曲背后的故事part3(翻译8)

爱向弱 发布于 2025-02-26 100 次阅读


书接上回

(全文点击歌名可查看歌词翻译)The Torture Poest Department苦难诗社时代(译者注:这张专辑的部分没有按照每首歌分开写,而是合为一篇文章,篇幅较长,因此分段发出)

其他的歌曲则采取了夸张的方法来产生效果。"Fresh Out the Slammer"中宿命般交锋的基调明显采用了隐喻的表现手法,描述了这样一副画面:获得释放的主人公在摆脱一段让人窒息的恋情之后,立马就打电话给前任,仿佛无法逃脱这种不健康的爱情关系。"Who's Afraid of Little Old Me?"则富有哥特式的特点,仿佛是Tori Amos同Depeche Mode融合所产生的背景音乐(译者注:Tori Amos和Depeche Mode都是音乐人,但他们的风格不同。Tori Amos以钢琴驱动的另类摇滚和情感强烈的歌词著称,而Depeche Mode则是电子合成器流行,带有黑暗和工业元素。),附带着喧闹的键盘乐,氛围感的制作手法,以及激动人心的敲击声。当泰勒反复唱起这首歌题目的歌词时,她着重展现了自己张力十足的高音人声,展现了一种混合着痛楚悔过以及十分情绪化的痛苦相交织的复杂情感,从而以合适的情绪展现了这首歌夸张的主人公:正如狄更斯小说里那位腐烂新娘的翻版(Miss Havisham),本是个满腹伤痕的悲剧人物,却被拙劣地抹去棱角,成了个只会算计的恶毒配角。而"But Daddy I Love Him"则描述了特殊时代背景之下的自由灵魂,一种恶作剧般的叙述(I'm having his baby, oh I'm not, but you should see your faces),故意对主人公浪漫的选择避而不谈,而是着重笔墨说服哪些压抑自己欲望的人去大胆声明自己心中所想,而“My Boy Only Breaks His Favorite Toys"则散发出被否认和拒绝的信号。

在此之后,苦难诗社的感情色彩甚至更加富有张力。"I Can Do It With a Broken Heart"有着重复的鼓点,80年代的新浪潮节拍声,再加上让人心碎的歌词,描述了在心碎之后,想要补偿自己,从而让自己假装展现出一副快乐的外表。Florence Welch,来自大机器的Florence,同泰勒一起创作并且演唱了“Florida!!!",其充满《末路狂花》式暴烈美学的雷霆副歌,交织逃亡母题的歌词。歌曲"Down Bad"则在细腻的慢节奏旋律中表现沉溺于心碎、将自怜自艾制作成一首蓝调情歌。

(未完待续)

本文翻译自书籍《Taylor Swift The Stories Behind the Songs》,作者ANNIE ZALESKI,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本翻译仅供交流学习使用,文中观点不代表译者本人观点。